毕业季到来之际,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宗良纲教授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2020级学生刘上荣和其爸爸妈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紫砂陶艺体验课。这节特殊的美育体验课,获得了新京报,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在学校校教四楼紫砂艺坊工作室,宗良纲教授为刘上荣及其父母详细讲解了紫砂陶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他现场展示紫砂作品的泥料选择、造型设计、工艺制作、落款艺术等,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这一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的精湛与独特。

宗良纲教授还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教授制作专利文创紫砂“自在鱼”,传递“自我少一点,自在多一点”的处世理念,引导踏入社会的学生要有良好的奉献心态,踏实做事、自在从容,在实践中体会匠心和匠艺。
在宗良纲教授的指导下,刘上荣和父母分别制作了紫砂“自在鱼”、主人杯和摆件,共同体验从敲打泥片、嵌入模具、修坯到烧制的全过程。

“宗老师的《陶艺欣赏》课特别受欢迎,很多同学连报几年才有机会选上!我也是在课上深深地被紫砂文化所吸引,想趁着毕业季爸爸妈妈从重庆来学校的机会,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刘上荣说,“宗老师经常在课上和我们讲,整个制作的过程其实就像人生一样,历经锤炼,才能成人成材,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
宗良纲教授表示,《陶艺欣赏》从2012年秋季开始至今已将近12个年头,是学校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创新尝试,旨在通过非遗技艺的体验,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此次体验课也是学校对毕业生的一份特别祝福,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